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秘籍 > 正文

缺氧新手七日生存指南:氧气循环系统搭建与资源管理技巧详解

一、新手七日生存指南:从零搭建可持续基地

缺氧新手七日生存指南:氧气循环系统搭建与资源管理技巧详解

第1-2日:基础生存设施建设

开局优先挖掘164的标准化房间单元,两侧保留3列空隙用于梯子与管线布局。首日必须建造厕所与洗手池,按1:1比例配置(建议3小人对应3厕所+3洗手池),并设置堆肥堆处理污染土。人力发电机与藻类制氧机需独立房间,避免二氧化碳聚集影响效率。

第3-4日:食物与氧气系统升级

在基地下方种植米虱木,每人需5株(3小人需15株),搭配食物压制机制作泥糕。同步研究电解水技术,利用手压泵抽取净水,搭配电解器生成氧气(每周期消耗1kg水产出888g氧气)。注意将氢气导入顶部储存用于发电,形成初级循环。

第5-7日:电力与自动化过渡

将人力发电机升级为煤炭发电机,搭配智能电池避免燃料浪费(推荐1发电机配2电池)。建立厕所内循环系统:污水→净化器→净水→厕所,需使用花岗岩隔热管道防止热量扩散。此时基地应具备四大核心区:种植区(米虱木+蘑菇)、制氧区(电解水+藻类)、电力区(煤炭+电池)、居住区(宿舍+餐厅)。

二、氧气循环系统搭建:从基础到高阶方案

基础方案:藻类制氧与电解水互补

前期利用藻类制氧机(每周期消耗550g藻类)覆盖小范围区域,中期通过电解水机扩大供氧。例如:3人基地需1台电解水机,搭配气体泵将氢气导入顶部储存,氧气通过管道输送至生活区。注意电解水机周围需用火成岩隔热砖防止高温影响植物生长。

进阶方案:污染氧循环利用

开发菌泥区时,使用水门技术隔绝污染氧(每格37克液体即可)。将污染水导入净化器,生成的净水用于电解或灌溉。污染土可通过堆肥转化为肥料,供给米虱木种植,形成“污染水→净水→电解氧→二氧化碳→米虱木”的闭环。

数据对比:

• 藻类制氧:能耗低但资源消耗快(100周期耗尽5吨藻类)

• 电解水制氧:可持续但耗电(1200W/台)且产热

• 植物制氧:环保但需大规模种植(每棵米虱木产氧5g/周期)

三、资源管理三大法则:避免中期崩溃

法则1:人口与资源动态平衡

前20周期建议不超过5人,食物储备需达人均5000kcal。米虱木种植面积每增加5人需扩展10株,100周期前必须过渡到蘑菇(消耗二氧化碳)或刺花(消耗水)。

法则2:分层存储与优先级设定

• 核心资源(藻类、煤炭、金属)存储在基地中轴区

• 污染资源(菌泥、污染土)存放于底部隔离区

• 设定采矿优先级:铜>火成岩>沉积岩>花岗岩

法则3:温度分区控制

用火成岩砖将基地分为三个温区:

1. 低温区(10-25℃):种植与居住

2. 中温区(25-40℃):工业与电力

3. 高温区(>40℃):炼钢与蒸汽设备

四、战斗系统解析:环境威胁应对策略

热能战:高温区域开发技巧

使用双层隔热墙(火成岩+陶瓷)隔离岩浆区,搭配液冷机(消耗1200W)循环污染水散热。例如:开发石油区时,先建造气压服检查站(需精炼金属200kg),通过蒸汽轮机回收热量发电。

病菌战:污染区控制方案

发现黄菌区立即建造室(浓度>1800g/格),利用自动消毒器(每周期杀灭10^6病菌)。绿菌区需设置洗手站,小人进出时自动消毒。

气体战:紧急事故处理

当基地充满二氧化碳时,快速建造碳素脱离器(消耗净水100g/秒),或种植20棵氧齿蕨(每棵吸收1kg二氧化碳/周期)。

五、高效操作技巧与隐藏机制揭秘

技巧1:真空封装法

在资源库外围建造U型水门(每格500kg水),通过拆建砖块创造真空隔离带,可永久防止气体交换。

技巧2:自动化优先链

将研究站、电解水机、液冷机的供电优先级设为9,确保关键设备不间断运行。煤炭发电机设为6,电池充电阈值调至90%。

技巧3:压力转福利

当小人压力值达60%时,优先安排按摩床(降20点压力)而非娱乐设施。压力值满后触发“超级生产力”特质,工作效率提升30%。

隐藏机制1:液体比热容利用

在高温设备下方铺设5kg/格污染水,利用其高比热容(4.179 J/g°C)延缓过热,可比空气冷却延长10倍时间。

隐藏机制2:特质叠加效应

“早起鸟+夜猫子”特质组合可使工作效率在昼夜各提升15%,但需设置错峰作息表。

新手通过标准化房间布局、动态资源调控、环境威胁分级处理,可稳定度过前100周期。建议保存每日存档,结合本文的氧气循环模型与温度分区策略,逐步解锁高级自动化系统。进阶玩家可参考5的高压制氧方案实现真正零消耗生存。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