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角色定位与核心机制
在《三十六计》这款游戏中,不同的角色有着独特的定位和核心机制。比如,一些角色定位为输出型,他们的核心机制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敌方造成高额的伤害。例如,像周瑜这样的角色,他的技能伤害系数较高,并且拥有范围伤害技能,在团战中能对敌方多个单位造成可观的输出。而防御型角色则以承受伤害为主要任务,像典韦,他自身具有高额的护甲和生命值加成技能,能够在前排有效地抵挡敌方的攻击。辅助型角色的核心机制是为队友提供各种增益效果或者控制敌方,像貂蝉,她的技能可以为队友增加攻击力和防御力,同时还能对敌方造成减速效果。
2. 技能解析
2.1主动技能
许多角色的主动技能是其输出或者控制的关键。例如诸葛亮的“八阵图”技能,这是一个强大的范围控制技能。技能释放范围是以自身为中心的一个圆形区域,半径大概为5米左右。当技能释放后,敌方单位在这个区域内会被眩晕2
2.2被动技能
被动技能往往会为角色提供一些持续的增益效果。比如赵云的“龙胆”被动技能,每次赵云受到伤害时,有20%的概率获得一层护盾,护盾值为自身最大生命值的10%。这个被动技能让赵云在战斗中拥有了更好的生存能力。在实际战斗中,当赵云面对敌方的持续输出时,这个被动技能经常触发,大大提高了他在战场上的存活时间,从而可以持续地对敌方进行输出。
3. 装备搭配
3.1输出型角色装备
对于输出型角色,像武器方面可以选择“方天画戟”,它能够增加角色150点攻击力,并且每次攻击有10%的概率造成双倍伤害。在防具上,可以选择“麒麟甲”,它提供100点护甲和20%的物理免伤。以吕布为例,装备了这两件装备后,他的普通攻击伤害得到了显著提升。原本吕布的攻击力为500点,装备“方天画戟”后攻击力达到650点。在一次对防御为300点护甲的敌方英雄的攻击中,未装备前每次攻击造成的伤害约为200点(根据伤害计算公式:实际伤害 = 攻击力
3.2防御型角色装备
防御型角色的装备重点在于提升自身的防御属性。例如“玄武盾”,可以增加300点生命值和50%的魔法免伤。再搭配上“龙鳞铠”,增加200点护甲。以张飞为例,装备这两件装备后,他在面对敌方魔法输出型英雄时,生存能力大幅提高。在一场团战中,敌方法师单次技能伤害为500点魔法伤害,张飞在装备“玄武盾”前受到的伤害为500点,装备后受到的伤害仅为250点,极大地减轻了他所受到的伤害。
3.3辅助型角色装备
辅助型角色则更注重功能性装备。比如“八卦镜”,它可以增加自身20%的技能冷却缩减,并且可以为队友提供10%的伤害加成光环。还有“天师符”,能够增加自身的控制技能持续时间1秒。以蔡文姬为例,装备了这两件装备后,她的技能冷却时间缩短,能够更频繁地为队友提供回血和增益效果,同时她的控制技能也能更好地限制敌方行动。
4. 阵容组合
4.1输出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均衡的阵容组合。例如,以孙尚香为输出核心,她具有高爆发的输出能力。搭配上程咬金作为防御型英雄,程咬金的大招可以快速回复生命值,在团战中吸引敌方火力。再加上大乔作为辅助,大乔的技能可以将队友传送回基地回血然后再迅速回到战场,并且她的沉默技能也能有效地打断敌方技能释放。在实战中,当我方防御塔被敌方围攻时,大乔可以使用技能将队友传送回基地,然后队友状态回复后再回到战场进行反击。
4.2多输出型
这种阵容侧重于输出,追求在短时间内将敌方消灭。比如,选择后羿、狄仁杰和鲁班七号三个输出型英雄。后羿的大招可以远距离控制敌方英雄,狄仁杰的输出比较稳定,鲁班七号的爆发伤害高。再搭配一个太乙真人作为辅助,太乙真人的复活技能可以保证我方输出英雄在团战中被击杀后能够再次站起来继续输出。在一场与敌方平均实力相当的团战中,这个阵容依靠强大的输出能力,在前期就可以对敌方造成巨大的血量压制。
4.3控制
以白起为控制型英雄,他的大招可以嘲讽敌方多个英雄,让敌方英雄强制攻击自己。再加上夏侯惇作为防御型英雄,夏侯惇的技能既有控制又能抵挡伤害。最后搭配上嬴政作为输出型英雄,嬴政的大招可以在远距离对敌方造成高额的法术伤害。在团战中,白起先开启大招嘲讽敌方,夏侯惇跟上控制和吸收伤害,嬴政在后方安全输出,这样的阵容配合默契可以有效地击败敌方。
5. 实战评测与版本强度评级
5.1实战评测
在多次实战测试中,不同的阵容和角色配置在不同的战斗场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例如在5V5的团战场景中,输出
5.2版本强度评级
根据当前版本的游戏平衡性调整,输出 - 防御 - 辅助型阵容的强度评级为A级,它适合大多数玩家的游戏风格,在各个段位的匹配和排位赛中都有不错的表现。多输出型阵容的评级为B级,因为它在游戏后期存在一定的风险。控制 - 防御 - 输出型阵容的评级为A - 级,它的先手控制能力很强,但是对玩家的操作和技能释放时机要求较高。